A
A
A
繁
|
簡
|
EN
|
關於
最終建議
報告書
概念性空間框架
公眾參與
公眾參與資料
公眾參與活動
專家諮詢小組
聯絡我們
網頁指南
公眾參與書冊
下載 PDF
(可搜尋之PDF版本於4-11-2016上載)
下載 PDF
(可搜尋之PDF版本於4-11-2016上載)
下載 PDF
(可搜尋之PDF版本於4-11-2016上載)
公眾參與簡介單張
下載PDF 版本
(可搜尋之PDF版本於7-11-2016上載)
專題報告及其他報告
(供2016年《香港2030+》公眾參與期間討論)
(1) 環宇香港
(2) 香港與區域的發展趨勢
(3) 基線檢討: 人口、房屋、經濟及空間發展模式
(4) 宜居高密度城市的規劃及城市設計
(5) 藍綠空間概念性框架
(6) 香港的康樂及社區農耕規劃
(7) 香港的農業用途規劃
(8) 為不同年齡人士建構共融互助的城市
(9a) 綜合土地需求及供應分析
(9b)「檢討甲級寫字樓、商貿及工業用地的需求」的顧問最後報告
(10) 土地供應的考慮因素及方式
(11) 運輸基建及交通檢討
(12) 基建配套的基線檢討及擬議主要策略方向
(13) 環境保護及自然保育的可持續發展
(14) 香港2030+: 智慧、環保及具抗禦力的城市策略
(15) 概念性空間框架
早前知識分享研討會的簡報
(於《香港2030+》 公眾參與期間提交)
重要告示
所有載於本網頁及本網站之簡報資料均屬講者/作者所有,並受相關及適用之版權法例所保護。除非事先得到相關講者/作者之書面許可或同意,任何人士、公司、機構或團體均不得抄襲、傳送、傳達、分享、廣播、印刷、複製、分發任何簡報資料或其部分作任何用途。
所有載於本網頁及本網站之簡報資料及簡報摘要均為發展局及規劃署舉辦的香港2030+知識分享研討會而擬備。除由規劃署擬備之簡報資料,所有簡報資料及簡報摘要只反映相關講者/作者之意見,發展局及規劃署對於簡報資料及簡報摘要及其所載資料之使用(事先需獲得相關講者/作者之許可)並無任何責任。簡報資料及簡報摘要之內容由講者/作者負責,並不反映發展局及規劃署之意見。
知識分享研討會 – 宜居 I (15/1/2017)
"宜居:《香港2030+》的人本概念"
李志苗女士,規劃署副署長/全港
"可宜居性概念及香港的可宜居性" (只提供簡報摘要)
趙麗霞教授,香港大學城市規劃及設計系系主任
"綠色社區"
伍灼宜教授,香港綠色建築議會 綠建標籤委員會主席
"共融與互助的社區"
羅致光博士,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
知識分享研討會 – 宜居 II (11/2/2017)
"重塑公共空間及便利行人"
李志苗女士,規劃署副署長/全港
"綠與水 – 永續設計" (只提供簡報摘要)
伍芷筠女士,路政署總園境師
"走向一個宜居的呼吸城市"
吳恩融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姚連生建築學教授
"綠建緩減熱島"
梁文傑先生,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環保總監
知識分享研討會 – 迎接新的經濟挑戰與機遇 (4/3/2017)
"就香港2030+經濟發展及空間模式而轉變的策略環境"
李志苗女士,規劃署副署長/全港
"邁向2030+的香港經濟發展: 機會與挑戰"
陳坤耀教授,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董事局主席
"商業核心區寫字樓及一般商貿對土地的需求"
劉振江先生,香港測量師學會上任會長"
"邁向創新經濟發展: 香港的機遇與挑戰"
黃克強先生,香港科學園公司行政總裁
知識分享研討會 – 自然保育及再生環境容量 (19/3/2017)
"《香港2030+》: 創造環境容量以達致可持續發展"
李志苗女士,規劃署副署長/全港
"創造和提升香港的生態容量: 願景和挑戰"
吳祖南博士,香港大學地理系副教授
"香港郊野公園的建立及其社會價值"
王福義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客席教授
"低碳生態城市"
譚鳳儀教授,香港城市大學生物及化學系講座教授
知識分享研討會 – 智慧、環保及具抗禦力的城市 (1/4/2017)
"《香港2030+》: 智慧、環保及具抗禦力的城市策略"
李志苗女士,規劃署副署長/全港
"香港的可持續排水系統"
何耀光先生,渠務署總工程師/土地排水
"運輸 – 生活" (只提供簡報摘要)
盧佩瑩教授,香港大學地理系教授
"香港應對氣候變化的工作"
陸恭蕙女士,環境局副局長
重要告示
|
私隱政策聲明
© 2021 版權所有
更新日期 : 08-1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