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香港形形色色的景觀

2.1      引言

2.1.1   景觀及其特色是由自然和人為特徵組合而成。本研究根據這些特徵的不同組合把香港的景觀分為六個概括的景觀特色類型。以下是對這些概括景觀類型的特色及分布的描述。在2.1顯示這些概括景觀特色類型的位置,而附錄一則列出在分區層面的景觀特色類型。

2.2      高地郊野景觀 香港景觀的骨幹

概要及狀況

2.2.1   香港大部分的景觀都是由陡峭和尚未開拓的高山和山丘組成,山勢一直延伸至海岸芋C香港的高地大都是從東北往東或者從北往東延伸的山脊和山谷所組成。「高地郊野景觀」主要位於新界南部、中部和東部,以及九龍北部、香港島和大嶼山,佔香港土地面積約59%

高地郊野景觀  (大嶼山的大東山)
高地郊野景觀 (大嶼山的大東山)

景觀特色及組成部分

2.2.2   高地郊野景觀是處於主水平基準上300米的高地,由陡峭的山頂景觀組成。亦有一小部分地區,位於主水平基準上300米的平坦高地平原,通常是未經開發,崎嶇而幽靜。

2.2.3   在位於主水平基準上40米至300米的高度之間的高地與山坡景觀,一般為陡峭及起伏的灌木林所覆蓋,環境自然而幽靜。

2.2.4   在這些高地景觀之間,是狹長而陡峭的山谷景觀。有部分地區為未開拓山谷,天然、幽靜、樹木繁盛,而這些地區多是從未開拓或未有人居住的。更常見的是一些已開拓山谷景觀,大都由郊野、樹林、鄉村和小路等景觀組合而成。

 

2.3      低地郊野景觀 已開拓的鄉郊景觀

概要及狀況

2.3.1   香港山巒起伏,很小有低於主水平基準上40米的天然低地。這些低地當中,有小部分保留著傳統鄉郊土地用途及景觀特徵。「低地郊野景觀」多位於新界東南和東北及大嶼山的一些細小地區,佔香港土地面積約8%

低地郊野景觀 (元朗石崗)
低地郊野景觀
(元朗石崗)

景觀特色及組成部分

2.3.2   最廣闊的低地郊野景觀地區位於新界東北的流浮山及沙頭角一帶。由於后海灣經過多年來的沉積,令這個地區演化為一片低窪地帶,形成了廣闊的鄉郊沿岸平原的景觀,當中包括魚塘群,間或有樹林和建築物作點綴,構成一個景色吸引的景觀。

2.3.3   在內陸地區,則有由低地、田野、池塘、鄉村、樹林和蜿蜒小路等傳統鄉郊景觀格局,構成了鄉郊內陸平原的景觀。

 

2.4     鄉郊邊緣景觀 過渡中的鄉郊景觀

概要及狀況

2.4.1   隨著過去數十年來鄉郊經濟的改變,許多以農業為主的鄉郊景觀已逐漸變遷。由於這些地區農業活動衰減,非農業的土地用途和特徵,如露天貯物場、停車場、高爾夫球場和基建發展等,逐漸替代了原有的鄉郊景觀。

鄉郊邊緣景觀 (元朗廈村)
鄉郊邊緣景觀 (元朗廈村)

2.4.2   這些地區大部分的景觀仍保留著鄉郊氣息,但同時可以明顯感覺到多種非鄉郊發展已在這堨X現。「鄉郊邊緣景觀」分布在香港許多地區,特別是新界西北部和北部的低地,佔香港土地面積約10%

景觀特色及組成部分

2.4.3   典型的鄉郊邊緣景觀是由僅存的農田、鄉村擴展及多種非鄉郊土地用途,如填平魚塘、將農地用作露天的貯物區、停車場或園圃所組成。雖然大部分仍是鄉郊,但是以往多樣化的鄉郊景觀特色已逐漸消失。

2.4.4   在其他地方,「鄉郊邊緣景觀」包括由淹浸山谷而成的水塘景觀,或是由低地轉變而成的高爾夫球場景觀。 

 

2.5     市區邊緣景觀 城市的邊緣地帶

概要及狀況

2.5.1   在香港市區邊緣,有多種城市特徵和土地用途。但由於這些地區的發展密度較低,或有僅存的鄉郊風貌,所以並不能被歸納為市區景觀。這些景觀多位於港島和九龍主要市區的邊緣,及於新界和大嶼山新市鎮的周邊。佔香港土地面積約10%

市區邊緣景觀 (港島南壽臣山)
市區邊緣景觀 (港島南壽臣山)

景觀特色及組成部分

2.5.2  「市區邊緣景觀」包括公共機構類景觀(如醫院、學院或監獄)交通走廊(由主要公路、鐵路和其相關特徵所組成)、墳場、正在進行的填海和發展工程、以及堆填區和石礦場。

2.5.3   在市區邊緣,亦有位於山坡和綠化地區之間,由低密度住宅發展而成的市區住宅類邊緣景觀。

 

2.6     市區景觀 市鎮和都市的景觀

概要及狀況

2.6.1   香港都市化的地區只佔很小比例,這些「市區景觀」既是多樣化,亦是香港的集體記憶。這些景觀主要位於在九龍和港島北的都會區,和新界及大嶼山的新市鎮。佔香港土地面積約為8%

市區景觀 (港島區太古城)
市區景觀 (港島太古城)

景觀特色及組成部分

2.6.2   香港最早發展的市區商業中心景觀位於港島北和九龍半島海旁,有密集而不規則的發展形態。不同時代的大廈夾雜著歷史建築物於其中,加上有限的植物,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市區有機發展混合景觀。

2.6.3   市區商業景觀主要位於港島和九龍的填海區,如在中環或尖沙咀的著名建築物,矗立於高密度發展之中。而二十世紀中期的市區景觀,如灣仔、油痲地 和 深水鶧洁A其特色為多樣化的土地用途,不同時代的中層建築物,分布在格狀的道路網上及為有限的植物覆蓋,組成了市區網格式混合景觀。

2.6.4   在市區邊緣,則有位於園林及綠化地區之間的中層及高層住宅大廈,形成廣隍漸城浀磽v景觀。

2.6.5   其他市區亦有其獨特的景觀,包括新市鎮,市區公園、工業區以及如赤柱和西貢等小市鎮風貌。

 

2.7     沿岸水域景觀 海中景色

概要及狀況

2.7.1   由於香港位處海岸,大海是本港景觀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這些沿岸水域景觀特色主要是由水域結合其他景觀元素,如島嶼、往來的船隻及養魚場等海上特徵所組成。這些景觀位於香港沿岸及離島,佔香港土地面積約5%,而在香港沿岸水域景觀中,海水面積約佔1,636平方公里。

沿岸水域景觀 (香港銅鑼灣避風塘)
沿岸水域景觀 (香港銅鑼灣避風塘)

景觀特色及組成部分

2.7.2   沿海景觀有封閉而平靜的海灣景觀,其主要特徵包括養魚場或偶爾有小型船隻來往。這些地區多位於香港沿岸,特別是新界東北部。

2.7.3   陸地和島嶼接壤的地區,形成了一種海峽景觀,此景觀最吸引人的例子便是維多利亞港。海港由高山所環繞,加上享負盛名的都市海濱,以及熙來攘往的船隻,使她成為世界上著名水域景觀之一。

2.7.4   海堤和防波堤保護停泊於內海的船隻,形成了於銅鑼灣、香港仔或長洲也可以找到的避風塘景觀。

2.7.5   在香港沿岸,特別是新界西北的后海灣海岸一帶,淤泥沉積,生長著紅樹林、蘆葦床或泥灘,形成多種動植物棲息地的潮間海岸景觀。

2.7.6   離岸較遠的地區,海岸水域廣闊,偶有船隻或島嶼景觀作點綴,如索罟群島或蒲台群島,形成了吸引的偏遠水域景觀。

 

    上一頁   回主頁   下一頁